速度快,这是讲做题的效果问题,即在准确的前提条件下快速把解题过程书写出来。要想解题快,一要钻得深,思潮如泉涌,思路有捷径。二要格式明,什么样题,怎么样解,心中十分清楚,解题步骤该要的要,不该要的不要,书写干净利索。三要刻苦练,熟能生巧,巧能快也。
仔细检查。这是保证作业质量不可缺少的一步。这一步的任务就是学生自己想办法判断作业对不对,这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。检查可以采用逐步检查、重做、代入等方法进行。
使用字典、词典等工具书的习惯。在阅读课文时,遇到生字难词、成语典故,都不要轻易放过。可以向老师请教,但是又不能依赖老师。最好的办法,就是养成查阅字典、词典的良好习惯。如“削”这个字,有两个读音,《新华字典》注明,在“削铅笔”、“把梨皮削掉”等处读“xiāo”,用于一些复合词的时候读“xuē”,如“削除”、“削减”、“剥削”等。一般来说,对这个字的读音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。但是,阅读文言文时,又会出现新的情况。例如《简笔与繁笔》一课中引用刘勰的话:“句有可削,足见其疏”。在这里,“削”并不是复合词,那么该念“xiāo”还是“xuē”呢?通过查阅《辞海》,我们就会弄清楚,正确的读法是“xuē”,而不是“xiāo”。又如“墨守成规”这个成语,形容思想保守,按老规矩办事,不求改进。如果追问一下,什么是“墨守”呢?我们查阅《汉语成语词典》我们就会明白,原来这个词义和战国时的墨翟有关系,因为他以善于守城著名,所以后来称善守者为“墨守”。字典、词典,是不说话的老师,我们在阅读时遇到词语方面的疑难问题,随时求教,将会受益不浅。
主要是指养成思考的习惯,学会思考的方法。独立思考是学习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。同学们在学习时,要边听(课)边想,边看(书)边想,边做(题)边想,通过自己积极思考,深刻理解数学知识,归纳总结数学规律,灵活解决数学问题,这样才能把老师讲的、课本上写的变成自己的知识。
抓好入门教育
物理课是八年级的一门新学科,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,往往有一种新鲜感。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,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,如不及时深化,“热”的时间是短暂的。学生对知识只有好奇感,对如何做不知道.教师如何做好布置实施很重要,这一点自己还没做好。
初二培训补习学校历史复习资料
江大城市 ④发展短暂而且艰难曲折第20课:社会生活的变化
1、近代交通的出现:19世纪初,西方发明了轮船、火车,19世纪晚期, 2、近代通讯的出现: 19世纪70年代以后,中国开始架设线电报、电话。
3、报纸出现: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著名的一份中文报纸。
4、印刷出版机构出现: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、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。
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第21课: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(一)
一、科技:1、詹天佑: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——京张铁路。总工程师和设计者是詹天佑,设计的路轨:“人”字形。
2、侯德榜撰写的垄断,为表彰他的贡献,这种制碱法被命名为“侯氏制碱法”。
二、思想:1、魏源: 鸦片战争时期思想家,魏源编写《海国图志》,写书的目的是“师夷长技以自夷”。
2、严
复: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。译注书中进步观点“物竞天择,适者生存”“世道必进,后胜于今”,激励人们“自强保种”,救国图存。
第22课: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(二)
1、新式教育的开端: ⑴洋务运动时期:创办新式学堂(同文馆)⑵戊戌变法时期: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——京师大学堂(后改名为北京大学),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。
2、新试学堂形成的标志奏请停止科举考试,普遍兴办学校;清政府拟定《奏定学堂章程》,兴办新式学堂,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
3、文学艺术家: ⑴文学巨匠:鲁迅代表作:《狂人日记》《孔乙己》 ⑵美术大师:徐悲鸿代表作:《愚公移山》 ⑶人民音乐家:聂耳代表作:《义勇军进行曲》; 冼星海代表作:《黄河大合唱》 ⑷历史学:郭沫若历史剧:《屈原》 ⑸解放区文艺工作者:赵树理:《小二黑结婚》《李有才板话》;丁玲: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》